皮内针的身世之谜
皮内针最早由日本的赤羽幸兵卫首创于1950年,之后中国的中医学家承淡安先生受其启发,仿制了皮内针,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使用更加简便的揿针。
皮内针的中医理论基础源于《内经》中的浅刺理论,其“浅刺”、“浮刺”法皆为通过刺激人体浅表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。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记载:“吸则纳针,无令气忤,静以久留。”留针的目的在于候气或者调气,而其最终目的则是达到气血调和,阴阳平衡,并达到24小时持续治疗效果。
皮内针的临床应用
皮内针法适用于需要持续留针的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疾病。临床多用于以下病症:
1.心血管慢性疾病:如高血压病、冠心病、神经衰弱、心脏神经官能症、面肌痉挛等病症
2. 心血管经常发作的疾病:如稳定型心绞痛、不稳定型心绞痛、胸痛、心悸、心包炎等各种急慢性疼痛病症
皮内针的特点
- 起效快
- 安全、无痛
- 不影响活动
注意事项及禁忌症
注意事项
1. 贴针部位不能被水长时间浸泡,贴针期间请勿抓抠、抓挠突起的树脂,请勿对贴针部位进行重压、冲撞、碰撞。
2.若贴针部位出现发红、发痒、或大面积出现异常反应时,请立即取下停止使用。
3.本产品为非通电针具,请勿用于电疗。
4.留置时间常以2天-3天为宜,可根据气候、温度、湿度不同,适当调整。临床建议最长不要超过3天,正常情况下隔天更换一次。
5.每日应按揉针刺部位3-4次,每次5-10分钟,按压力度为可接受刺激疼痛感为宜。
6.埋针宜选用较易固定且不妨碍肢体运动部位。
禁忌症
-血液性疾病。
-精神疾病、认知障碍等神志疾病,肌肉紧张不能配合治疗者。
- 局部皮肤有破溃、溃疡、感染者。
欢迎关注医院视频号
日日有科普
天天涨知识
专家面对面
教你学养生
文字:心病二区 李小慧
排版:宣传科 康曦
审核:宣传科 袁晓霞
分享、在看与点赞
只要你点,我们就是朋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